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貝葉掛毯:中世紀圖像史詩與政治宣傳(下篇)

貝葉掛毯:中世紀圖像史詩與政治宣傳(上篇)一文中對貝葉掛毯有了初步的介紹,現在,要帶領各位讀者回到黑斯廷戰役前的英格蘭,了解當時英格蘭所面臨的內憂外患,並對這幅流傳於世的掛毯有更深入的認識。

末代君王的困境

西元1066年,英格蘭的君主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r.1042-1066)逝世,英格蘭宮廷陷入一片混亂。由於愛德華並無子嗣,繼承人問題又在他生前一直懸而未決。所以最終盎格魯貴族用部落傳統選舉的方式來決定他們的繼承者。而在這次選舉中,王后的兄長哈羅德・戈德溫森(Harold Godwinson, r. 1066)被選為國王,是為哈羅德二世,也是戈德溫森王朝的首代與末代君王。

在哈羅德登基的同時,海峽的另一端也開始有所行動。

除了在貝葉掛毯當中出現的征服者威廉之外,其實還有另一股勢力也準備爭奪英格蘭王位——哈羅德的弟弟諾森伯蘭伯爵托斯蒂(Tostig Godwinson, Earl of Northumbria, r. 1055-1065)在英格蘭北部舉兵造反,但不敵哈羅德軍隊的攻勢。因此托斯蒂決定與外國勢力合作,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Harald Sigurdsson,r. 1015-1066)在托斯蒂的邀請下領兵從約克登陸,迅速擊退駐守北方的軍隊。這是自愛德華以來丹人再次踏上這塊領地,但這支聯軍在西元1066年9月25日來到史丹福橋(今英格蘭約克東瑞丁地區)附近時,碰到了在四天內急行185英哩的哈羅德軍隊。在英軍的奇襲下,聯軍潰敗,哈拉爾三世與托斯蒂雙雙陣亡,史丹福橋戰役就此結束,哈羅德暫時保住英格蘭北部的安全。

但哈羅德並不知道,三天後,諾曼第公爵的軍隊成功登陸英格蘭,一場更慘烈的戰役正等著他。

掛毯中的要角

掛毯中的626個人物當中,有以下幾個較為重要的角色:
  • 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 (西元1042年至西元1066年在位)
 愛塞烈德二世(Æthelred II)與諾曼第的愛瑪之子。是英格蘭威賽克斯(Wessex)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因為對基督教信仰無比的虔誠,被稱作「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的繼承問題,讓英格蘭陷入戰亂。



(懺悔者愛德華,圖片來源:http://history.furman.edu/webimages/bayeux/images/B_%20T_%201,%20Edward%20the%20Confessor%20_jpg.jpg)

  • 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 (西元1066年至西元1087年在位) 
諾曼第公爵羅伯特一世(Robert I, Duke of Normandy)與鞋匠女兒埃爾勒瓦(Herleva)之私生子。雖然威廉為非婚生子女,但仍受羅伯特一世的重視,繼承了諾曼第公爵的頭銜,是為吉約姆二世。在愛德華過世後,他認為自己擁有英格蘭王位的繼承權,因此發動黑斯廷斯戰役,入主英格蘭後開啟諾曼王朝,成為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

  • 哈羅德二世Harold Godwinson (西元1066年在位) 
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愛德華王后之兄,在愛德華過世後依傳統選舉方式繼任英格蘭國王,但諾曼第公爵威廉並不承認其正統性,最後死於黑斯廷斯戰役。


(哈羅德加冕為王,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7/Bayeux_Tapestry_scene29-30-31_Harold_coronation.jpg)

  • 厄德主教Bishop Odo 
諾曼第的貝葉(Bayeux)主教和英格蘭的肯特伯爵(Earl of Kent),為埃爾勒瓦 (Herleva) 和孔特維爾的埃盧溫(Herluin de Conteville)的兒子,也是威廉同母異父的兄弟。厄德是威廉掌政時重要的輔佐者,幫助他掌控教會力量,在英格蘭一度是權力僅次於國王之人。

異於主流的敘述形式

貝葉掛毯之所以在藝術史上有相當特殊的地位,主要是因為它不同於當時主流藝術的敘事形式。十一、十二世紀的歐洲藝術作品,如:手抄本、壁畫、彩繪玻璃等,都傾向於擷取一個畫面來描寫一個事件。而典型盎格魯-撒克遜海島藝術(Insular Art)敘述的故事內容,則是以基督教聖人形象及其生活為主,但貝葉掛毯卻是以歷史事件為基礎,從左至右展現出一連串的場景,描寫一個完整的故事,並以樹作為故事的停頓點和分割場景之符號。

圖像版本的《羅蘭之歌》(The Song of Roland)

貝葉掛毯創作之時,正好是中古西歐的基督教文化與騎士史詩盛行的時代。也因此我們能從貝葉掛毯中,看見第一部騎士史詩《羅蘭之歌》(The Song of Roland)的影子。《羅蘭之歌》的主人翁羅蘭是查理曼手下十二聖騎士之首。在故事中,查理曼與羅蘭參與了對西班牙的征服行動。但羅蘭與同為聖騎士的杜平主教Bishop Turpin)和奧里維(Oliver)卻被背叛者加尼隆(Ganelon)陷害,負責斷後的三人皆死於戰場上,而羅蘭臨死前吹響的號角提醒查理曼,驚覺受騙的查理曼斬殺背叛者,最終成功地為羅蘭報仇。

貝葉掛毯套用羅蘭之歌的故事模式和人物設計,有正義與邪惡的對抗、忠心的騎士與可惡的背叛者。掛毯讓羅蘭成為威廉、加尼隆成為哈羅德、杜平主教成為厄德(Odo)、奧里維(Oliver)成為羅貝爾(Robert),重新交織出以圖案敘述的英雄史詩。


精彩圖像中的政治訴求

貝葉掛毯中獨樹一幟的敘述風格,以及畫面中各種諾曼式圖像,形成盎格魯—諾曼式的表現方式,不僅融合當時盎格魯-撒克遜藝術,也加入許多諾曼人祖先的北歐維京藝術,由此可見諾曼人欲建立有別於盎格魯-撒克遜傳統的藝術風格。雖然貝葉掛毯是研究11世紀諾曼征服及黑斯廷斯戰役的重要史料,但因為年代久遠且曾被修補,許多圖像已失去原貌,其所表達的意涵也可能失真。

從貝葉掛毯中威廉、厄德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以及哈羅德的負面形象,可以看出此掛毯的監製者,企圖將威廉的征服正當化,因此當時掛毯的政治價值大於藝術價值。由於掛毯容易收捲及方便攜帶的特質,使其成為宣傳諾曼人勝利和宣揚王權正統地位的政治宣傳品。除此之外,掛毯中的圖像搭配簡潔直述的標題,使得觀眾易於接受眼前所見,而不去質疑畫面所呈現的事件和歷史事實之間是否相符,這樣的畫面呈現方式表現出諾曼統治者想利用掛毯灌輸讀者有利於諾曼人的政治思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